2007.01.07 中國時報
鑽石拒「染血」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鑽石一直是堅貞浪漫的象徵。
但如果背後隱藏著鮮血,可就讓浪漫變味了。
即將在台灣上映的電影「血鑽石」,
在世界各國引起了熱烈討論,有人甚至因此捨鑽石而選其他寶石,
嚇得鑽石業者大作廣告以昭清白。其實,現在非洲情勢已不相同,
只要購買經過認證的鑽石,儘管可能傷荷包,倒並不違背良心。
電影以一九九○年代晚期西非獅子山共和國為背景,
敘述叛軍「革命聯合陣線」
利用鑽石交易壯大實力,跨國鑽石公司助紂為虐,
購買鑽石的消費者無意間成了幫兇,
讓當地人民深陷無止境的戰亂中。
由於鑽石的美好形象已經受到嚴重衝擊,
鑽石業者不惜斥資一千五百萬美元進行公關與廣告活動。
而據《紐約郵報》報導,
片中影射的業界龍頭南非戴比爾斯集團(De Beers Group),
曾要求導演艾德華玆維克在片尾加註
「以上情節純屬杜撰」,但遭到拒絕。
對於鑽石業有深入研究的美國記者尼古拉斯.
史坦在《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撰文指出,
電影「血鑽石」雖然一針見血,
但答案卻不是那麼黑白分明。不當的抵制或管制,
勢將嚴重衝擊合法生產鑽石的國家,南非、
波札那與納米比亞的經濟都將大受影響,
這三國的鑽石產量佔全球四二%。
血鑽石的正式說法是
「衝突鑽石」
(conflict diamond),
隨著安哥拉、獅子山、剛果民主共和國、
賴比瑞亞慘無人道的內戰,
九○年代末開始衝突鑽石也跟著惡名昭彰。
據聯合國的定義,衝突鑽石產於長期內戰的國家,
產地遭叛軍控制,收益用於資助軍事行動。
戴比爾斯集團原本在安哥拉、獅子山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都設有據點,
向當地黑市採購鑽石原石。二○○○年七月,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獅子山實施鑽石禁運;
戴比爾斯於是關閉了位於內戰國家的採購處。
全球鑽石業者也在二○○○年成立「世界鑽石協會」,
二○○二年十一月和各主要鑽石生產國達成協議,
制定「金伯利流程認證計畫」,
確保唯有「非衝突鑽石」才能進入合法交易市場。
金伯利流程當然不可能滴水不漏,
畢竟鑽石極容易走私出境,
而且一旦經過加工就無法判定產地。
然而從統計數字來看,
血鑽石在極盛時期佔全球產量約四%,
但二○○四年迄今已不到一%,
顯見金伯利流程的確發揮了效用。
其實血鑽石爭議浮上檯面時,
獅子山等國的內戰已經接近尾聲了。
在這些滿目瘡痍的國家,
鑽石不再是內戰的幫兇,而是重建的希望。
對於非洲其他生產國的國計民生,
重要性更是不在話下。
以波札那為例,鑽石高佔出口總額八○%,
並使它成為近年經濟成長最快的開發中國家之一。
而且鑽石恐也不是道德爭議性最高的商品。
電影「血鑽石」中,
一名獅子山民眾說:
「還好我們不產石油,否則情況只會更慘。」
好萊塢下一次開拍類似電影時,不妨取名「油濃於血」。
------------------------------------------------
助紂為虐 還有其他產品
不要以為只有買鑽石這種奢侈品才可能構成「罪惡」,
其實許多常見的商品都是助長戰爭、
毀壞環境和剝削童工的兇手。
以下幾種商品在購買前請三思。
◆金飾
代價:
傷害環境與人權。
金礦開採後要用氰化物使純金與其他礦石分開;
光製造一只金耳環,就會產生廿噸被氰化物污染的殘餘物質,
且往往棄置在水源附近。
從印尼到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金礦常雇用童工,
工作環境非常惡劣。
替代選擇:目前沒有「乾淨」金子的證書,
最好的選擇是購買回收再生的金飾,
問題是缺乏獨立第三者的認證。
未來:
人權團體美國樂施會和環保組織地球工正在推展「拒絕髒金」運動,
籲珠寶商不要接受開採過程不道德的金子,
十幾家高檔珠寶商如Tiffany & Co(蒂芙尼)已簽字同意,
但平價珠寶通路商還未加入。
◆巧克力棒
代價:童工。全世界七○%的可可粉來自西非,
這裡近卅萬兒童在危險狀況下從事生產可可。
本區可可一半以上產自象牙海岸,該國可可業童工超過十萬。
替代選擇:
購買「公平認證」的可可,
生產這種可可的農場只雇用成年勞工,
且使用合法殺蟲劑。
未來:
去年十月,
世界可可基金會和美國國際開發署共同宣布成立「健康社群」計畫,
協助生產可可的西非農民改善經濟和環境水平。
◆柚木家具
代價:
緬甸人民的自由與環境。柚木用於製造戶外家具,
緬甸產品的水準居世界第一,
為該國軍事政權帶來可觀收入。
美國二○○三年起禁止緬甸所有商品輸入,
但緬甸去年仍向一百六十七國輸出一千七百七十萬立方英尺柚木。
砍伐柚木對環境造成巨大損害。
替代選擇:
買其他木製品或人工種植柚木製品。
未來:
緬甸柚木仍將大行其道;儘管美國推動聯合國制裁緬甸,
但緬甸軍事政權與中國維持密切關係,制裁也無濟於事。
◆手機
代價:
剛果民主共和國內亂。鈳鉭是製造手機、
電腦和遙控器電路板的重要礦物,
剛果生產全球八成鈳鉭和大量錫。
剛果軍頭利用鈳鉭和錫收入進行內戰。
替代選擇:
幾乎不可能追蹤電子產品內的鈳鉭來源,
最佳選擇是將電子產品回收,讓鈳鉭再次利用。
未來:
網路公司逐漸泡沫化後,
鈳鉭合金和錫石的價格也會下跌,
剛果軍頭的財富便隨之減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兩天看到天下雜誌的新書雨啊,請你到非洲的書摘,
其中有一篇(鑽石,是非洲的眼淚)
讓我想起,
前一陣子上英文課時讀到一篇有關鑽石背後的文章。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媒體不會報導的事實,
特別是給夢想擁有鑽石的朋友。
在繼續閱讀之前,請你先回答幾個問題。
1.有幾家公司掌握世界的鑽石市場呢?
__(A.幾百家B.一打C.三家D.一家)
2.鑽石有多稀少呢?
__A.非常稀少B.稀少C.有點稀少D.一點都不稀少)
3.鑽石多有價值呢?
__(A.無價B.非常有價值C.沒人們想的那麼有價值D.幾乎沒價值)
4.鑽石是好的投資嗎?
__(A.是的,它總是增值的B.得看經濟景氣情況
__C.它總是保值的D.不是好投資,因為會賠本)
Diamondsare Forever.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詞,
早就深深印在每個人的腦子裡,但是在鑽石光鮮亮麗、
閃耀奪目的背後,卻有著令人難以相信的事實。
鑽石是普遍卻難以交易的
鑽石是既沒有價值也不稀少。
事實上,鑽石是地球上很普遍的礦產,
在歐美地區,已經裁切好的鑽石數量比汽車還多。
雖然它們非常的昂貴,
可是卻難以像商品一樣被自由交易,
因為二手鑽石的價格遠低於原價。
天然鑽石的美麗反射光芒也已經可以用人造鑽石取代。
如果鑽石沒有那傳統浪漫的形象,
它可能一點都不值錢。
人為哄抬而形成的昂貴
鑽石的昂貴高價是南非一家企業DeBeers,
成功運用市場行銷而成的結果。
DeBeers獨占了世界上80%的鑽石供給
(編按:這是1980年代的數據,
2006年估計仍約佔60%,資料來源Wikipedia),
在嚴格的產量控管下,
DeBeers成功地維持鑽石的人為高價。
藉由塑造出鑽石浪漫永恆的形象,
大大減少了鑽石持有者賣出鑽石的行為,
即使是經濟大蕭條,
人們還是會盡量保有鑽石而不賣出,
因為它對持有者可能有特殊的意義。
供給大於需求
世界上鑽石的供給量一直都超過它的需求,
邏輯上說來,鑽石應該會跌價變得很便宜才對。
但是,DeBeers透過持續買進市場上多餘的鑽石來維持它的高價,
估計到目前止,
DeBeers已經囤積了價值超過百億美金的鑽石了。
DeBeers還能支撐多久,
持續買進市場上的鑽石,沒人能回答。
剝削廉價勞工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鑽石,
都是非洲或俄羅斯貧窮的鑽石礦工所開採出來的,
四分之三的鑽石是由印度的極度貧窮的勞工完成切割,
其中大部分還是童工,
勞資則是每切割一顆石頭四分美金。
美國因為DeBeers不道德的剝削勞工,
而禁止這家公司在美國設立商店販售鑽石,
可是諷刺的是,透過其他中間商的販售,
美國仍然是DeBeers最大的鑽石市場。
成功的廣告和行銷
DeBeers在世界鑽石市場的成功,
可以說是一個近乎完全獨占的完美範例。
DeBeers總是能刺激鑽石的需求,
另一方面減少鑽石的供給,
即使在奇異GE發明人造鑽石後,
DeBeers還是能成功維持鑽石的高價完美形象。
事實上,
DeBeers每年花費超過美金一億六千萬的廣告費用,
重複傳遞DiamondsareForever鑽石恆久遠的訊息,
持續鑽石浪漫的傳奇。
這家在1888年創立的南非公司DeBeers
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說服美國人接受歐洲用鑽戒當作婚戒的傳統。
1950年代,同樣的奇蹟又在日本上演,
DeBeers成功的將西方婚戒的文化傳遞到日本和亞洲,
日本此後也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鑽石消費市場。
五色鳥本來就不喜歡這個奢侈品,
但是我從來不知道鑽石的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原來鑽石是很普遍的礦物,
只是被一家公司獨占而哄抬價格,
而且是利用剝削勞工的方式開採和切割鑽石。
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時,我真的非常驚訝!
也感受到媒體廣告的影響人們思想的力量,
可以想像DeBeers這家龐大有錢的公司,
在各國消費市場和媒體廣告界的影響力,
所以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才聽不到這些鑽石的真實故事,
接受了DeBeers想灌輸給大家的觀念。
下次在電影、廣告、明星上看到閃亮的鑽石,
我不會聯想到這是浪漫名流的形象,
而是聯想到生活在貧窮饑餓的非洲鑽石礦工,
和可憐無知花大錢的消費大眾。
感謝網友appleseed提醒文章中的數據可能過時,
上網做一些功課後,
從Wikipedia得知面對俄羅斯和加拿大鑽石公司的競爭,
DeBeers的市佔率已經由原來80年代的80%滑落至目前2006年的60%。
但是DeBeers對於鑽石行銷廣告策略卻沒有改變,
甚至更為積極,
包括:
在受歡迎的浪漫電影中,
展現鑽石作為結婚的信物。
在雜誌和報紙中刊載故事,
強調鑽石浪漫的價值,並將鑽石和名人加以連結。
僱用時裝設計師和流行趨勢評論家,
在廣播和電視中提倡鑽石使用的趨勢。
說服英國皇室直接為鑽石宣傳促銷。
贊助2007年F1ScuderiaFerrari車隊。
(\(\
(-.- )
咦~~~~~~~~~~~~~~~~~~~~~~ 肚子咕咕叫 6(‵▽′)ψ
/)/)
( -.-) 矇面加菲貓_________來囉!!
?C-)
看屁啊~~~~~~~~~~~~~~~~~ ╯-_-)╯~┴─┴ 翻桌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__╭╮
│ │
│ ≧ ╭───╮ ≦ │
│╱╱╱│0 0│╱╱╱│
│ ╰───╯ │
╰──┬O────┬─O╯
●│ │
╰│ O │
╰||-||╯(
- Jan 26 Fri 2007 06:34
(時事)。鑽石拒「染血」.........(070126修改)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